一款社交應用若想被人留在心底,開發者必須恪守一個理念:不折騰,毋寧死。因為折騰未必會帶來人氣攀升,不折騰則肯定被遺忘。這不光是吸引力高低的問題,實在是用戶精力有限,需要你反覆拋媚眼。君不見如今三兩天不開手機,必然有一堆更新提示。開發者的哀求勁兒個個直指人心,幾乎就只差跪下了。
  最新一個賣力更新升級的是新浪微博。在10月27日對用戶進行強制升級後,微博設計團隊迎來瘋狂吐槽,什麼“醜到沒朋友”啦,“設計的哥們出來,我保證不打死你”啦,令微博一時罕見地熱鬧。對此,新浪微博官方發出聲明,表態將做出調整,並抱怨:“每次改版都被噴死,我們是‘非死不可’嗎?”此外還表示,將“發起主頁裝修大賽,海選裝修達人,有10萬元獎勵!”(昨日《南方都市報》)
  這並不是新浪微博首次被批評“審美能力有限”。以往更難聽的話網友都說過,也沒見大家一溜煙兒全部走光,甚至還屢屢有大V宣佈退出新浪微博後,最終又找個藉口吃回頭草,實乃微博那種廣場式的吸引力仍在。從這個角度說,這回被人哪怕罵得“非死不可”,微博運營商的真實心態也未必像公開聲明裡表現的那樣,對設計團隊的表現自責不已,而說不定是偷著樂呢———瞧,還有很多人在關心我們的變化。
  對於任何品牌而言,擁有將自身變成熱門話題的能力,只要不是絕對負面的,在互聯網時代都是稀缺資源,意味著有機會轉化為流量或其它商業價值。最要命的是將品牌形象改來改去,挖空心思作出調整,始終沒人再多看一眼。現成的例子就有一個,過去大家不看春晚總覺得像沒過年,但今年直到眼下才確定導演,節目設計也沒一點影兒,似乎未見輿論有多少反彈,更別提有人關心要請哪些大腕了。
  事實上,新浪微博所面臨的最大困擾並不在於設計,而在於活躍度的下降。在相當長一段時間,微博對於公民社會的構建都曾被人津津樂道,迄今也在繼續發揮一定作用,但在有了微信等其他應用的競爭,以及網友對微博某種儀式化的厭倦後,微博的吸引力一直在下滑。自發的爆料在減少,討論也總是不很連貫,更多時候有賴於專人去引導議程設置。於是,連更新版式設計也透著微博運營者的某種無力感。
  在陳彤辭去新浪職務之後,業內人士都在討論門戶網站的未來,似乎門戶也成了傳統媒體。其實信息時代總是後浪推前浪,一代更比一代強。微博照這個趨勢,說不定很快也會被其它形式的信息廣場取代。新浪若無大招來個反彈,哪怕微博版面改得再美,恐怕結局也跟今天的很多行業一樣:死不了,也活不成。 □柴辣  (原標題:[街談]狠狠折騰,趁還沒被拋棄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i63ribrk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